轉角空地、休閑長廊、小廣場……小區里的每一方空間,都與居民日常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關。近期,中山街道啟動21個社區“微更新”項目,各居民區根據居民需求和小區情況,通過開展“微更新”來撬動社區“大幸福”。 21個社區“微更新”項目由中山街道統籌推進,圍繞空間更新、功能更新、景觀更新,內容不一而足。而“社區是否需要‘微更新’”“具體更新什么”,則全部由居民們說了算。 最近剛完成“微更新”的紅賓院小區是個老舊小區,令吳志貴“驚艷”的這處空地在小區大門內的東側,原先,這處約60平方米的空地上,亂種植、亂堆物、環境臟亂等現象層出不窮,周邊居民意見很大。 改變源自于各方的協商。為徹底解決空地“臟、亂、差”的問題,紅賓院小區居委會和物業、業委會、居民代表等一同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協商。大家一致認為,依靠“三駕馬車”合力組織志愿者進行環境整治雖然可行卻“治標不治本”。如何將這塊空地好好利用起來?大家最終形成共識:最好的方案就是進行徹底改造。 于是,借著此次社區“微更新”的“東風”,聯席會議確定了改造的具體方案。經過項目評審、設計施工、評估驗收等步驟,最近,這塊空地徹底變了樣:老舊的圍墻沒有了,變成了嶄新的不銹鋼圍欄,圍欄內改造成了小花壇,花壇北面鋪設了平整的水泥地,并安裝了一排晾衣架,既整潔美觀又方便居民晾曬,為社區增色不少,也受到居民們好評。 社區“微更新”項目資金從何而來?事實上,除了社區維修資金外,中山街道還協調各種資源,各居民區也積極引導各類社會主體廣泛參與,“眾籌”建設美麗家園。 紅賓院小區“微更新”過程中,由于小區的公共維修基金本就不多,改造的資金來源成了最大難題。街道和居民區積極爭取共建單位支持,共建單位上海松江城鎮建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指定專人對接“微更新”項目,提供人員和資金支持。 萊頓居民區在“微更新”中也積極盤活資源,加強同中山街道城管中隊和社區周圍云間中學、養志康復醫院擴建項目承建單位的溝通聯系。最終,多方合力,對社區南門廢棄戲水池進行修繕,并種植綠植,使其成為社區一道亮麗風景線。 在“微更新”過程中,中山街道還積極發揮街道社區基金會的作用,根據社區實際情況,為部分“微更新”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微更新’以提高社區居民滿意度和幸福指數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設施改造、建筑修繕、功能完善、環境美化、文化彰顯等形式提升小區的宜居指數。”中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山文化苑一期健身廣場將建設休閑涼亭,黃渡浜居民區將增設可充電式停車棚,方東居民區將增添共享花園,藍天五村的休閑長廊、藍天一村的涼亭及郭家婁等居民區的健身房等公共空間都將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