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時,籠罩在黃浦江上的薄霧漸漸散去。一縷朝陽從層疊交錯的云層中穿出,逐漸向江面上成群的船舶圍攏過去。住在船上的人走出艙門,有的開始洗漱,有的大聲吆喝:閘口開咯!準備開船咯!”“
油墩港,北起吳淞江四江口,南至黃浦江上游的橫潦涇,全長36.5公里,是內陸貨運的主航道。隨著國內疫情放緩、企業復工復產提速,該航段貨運船舶不斷增加,目前進出港船舶日均已達120~150艘次,水運交通“大動脈”活力涌動。
在油墩港水閘口,記者看到不少大型貨船依次排開于江岸一側,有序等待過閘。這些貨船運輸的主要是黃沙、水泥、砂石等貨物,大多來自浙江省、江蘇省,運往本市青浦、嘉定地區。記者了解到,由于航運物流成本較低,因此依然是目前建筑材料運輸的主要途徑。
王偉就是這兩天抵達了油墩港航道水閘口。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從江陰市出發,運輸的貨物主要是建筑工地上用的沙土,此行的目的地是上海市青浦區。據王偉介紹,他今年三月初開始復工,當時航道上的船舶還不是很多。但到了四五月份,“路稍微難走點了,有時候也會堵船”,在他看來,是由于企業復工復產的提速,使得貨船數量增長明顯。
據油墩港水利樞紐管理站站長葛起斌介紹,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進出港船舶縮減到了每日約1~20艘次。但這種情況在復工復產后就立刻得到了改觀,目前已基本恢復往日的繁忙景象。“現在為了防止‘堵船’,開閘時間提前到了早上5時,關閘時間延長到了晚上8時。一般來說,在正常水位的條件下,均能確保貨船于當天順利通過。”葛起斌說。
為了做到防疫和復工“兩手抓、兩不誤”,戰疫期間,區航務管理所油墩港站工作人員對進出港船舶實行全面管控,全力確保水路運輸通道安全暢通。“所有抵達的船舶都要進行登記,船上人員逐一核對,并統一測溫、查看綠色隨申碼。”該站負責人龔天勇介紹,“我們還加強了巡航力度,每日4次以上對全閘區開展水上巡航,提醒船舶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確保通航環境良好。”除此以外,還通過AIS系統、報崗系統等智能手段,對進出港船舶進行實時監控,掌握船舶的動態分布情況,及時核對相關信息。在實行管控后,部分船舶已被遣返。龔天勇介紹,今年1月底到目前,該站累計管控進出港船舶4235艘次。
記者還了解到,隨著今年汛期將至,油墩港水利樞紐管理站也進一步加強了防汛安全檢查。對南北閘進行護岸、閘門維修,儲備防汛物資,完善預警信息工作。同時,還多頻次檢查水利設施、操作控制室和啟閉節制閘門,全面排查防汛搶險隱患,確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