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街道為申請復工工地發放《工作指南》;工地建設方主動聘請第三方檢測機構為所有員工做核酸檢測、為員工建立健康檔案……3月4日,松江區重大產業項目波匯生產及輔助用房建設項目有序復工,這也是中山轄區內首個獲批復工工地。
主動跨前提早服務
據了解,波匯生產及輔助用房項目占地面積約3萬余平方米,總建筑面積8.4萬平方米,包括1幢高層工業廠房及8幢多層工業廠房,地下停車庫等。疫情當前,如何保障工地安全復工及做好后續防控工作,波匯建設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始時感到手足無措。
為保障工地有序平穩復工,中山街道嚴格落實條件管理到位、全面排查到位、培訓指導到位、動態反饋到位、督查整改到位。街道成立了工地復工聯審小組,街道發展辦主動靠前,早對接、早溝通、早服務,按照上級文件精神,于2月7日制訂了屬地化管理的操作流程,隨后推出《中山街道建筑工地開工復工工作指南》,并組建在建項目微信工作群,將波匯等轄區范圍內31個報建報監工地全部納入。
波匯項目所在的中山工業園管委會及時組織建筑工地開復工培訓會,為建設單位講解防控注意事項。2月10日開始,街道工作小組每天到項目現場,邊指導、邊檢查、邊細化。波匯建設方依據《工作指南》,對照“一套流程+兩項公示+三項承諾”的基本條件開展自查,并通過管委會復查、街道聯審小組核查,同時成立防疫小組、制訂防疫方案和應急預案,并落實相關制度措施上墻公示,積極籌集儲備口罩等防疫物資,各項準備工作有條不紊。
“一人一檔”精細管控
返滬人員防控是關鍵,項目建設方細化施工組織方案,有計劃有步驟組織人員分批返滬。據波匯項目建設方介紹,人員返滬后,會先在賓館住5天,做核酸檢測,檢測合格且身體無異常狀況后,再進入施工宿舍區域自我健康觀察10天,沒有異常后才能上崗。目前,建設方已為300名進場人員逐一建立了健康檔案。
另外,在街道管理辦、衛生服務中心、市場所等部門支持下,建設方積極做好安全、衛生防疫管控消毒、食堂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為員工提供安全的食宿環境。
經過20多天緊鑼密鼓的準備后,波匯成為中山轄區內首個獲批復工工地。
多措并舉織牢施工現場防控網,項目施工區域實現封閉管理,只有一個出口;設立防疫站點,所有人員每日進出施工區域必須測量體溫,佩戴口罩。街道發展辦和項目所在工業園區管委還會每日抽檢人員體溫監測情況。
眼下,街道發展辦還在進行線上信息報送有關程序的最終測試,程序將于近期上線,屆時將為企業報送信息提供方便,同時還可通過大數據篩查,反向監測重點人群,幫助項目建設方進一步細化人員管控工作。
據統計,截至目前,中山街道轄區申請復工開工工地13個,針對每個工地的實際情況,實施“一工地一方案”。街道發展辦成立4個工作小組,通過每天上門跟蹤服務和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及時幫工地排憂解難,確保各工地“達標”后安全有序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