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地套上二級防護服,戴好醫用乳膠手套和護目鏡,來到九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大門,朱小蓓又開始了一天的志愿服務工作。從監測體溫到登記就診人員信息,動作輕巧而又嫻熟,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看似柔弱的她也是17年前抗擊非典的“老兵”。
臨危再受命重披舊戰袍
2003年,非典肆虐,當時的朱小蓓還是九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護士,雖然懷著7個月身孕,但她還是勇敢地和同事一起穿上防護服,拿上溫度計,每天站在醫院的門口,監測進出人員體溫。
17年過去了,當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早已轉入九亭鎮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工作的朱小蓓依然心系前線,當九亭鎮黨委號召機關黨員志愿者前往一線支援時,她第一個報名,強烈要求“回到舊崗位”。于是朱小蓓和其他三名志愿者一起,緊急支援九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進出人員體溫監測、信息登記和預檢臺就診指導等工作。
重新穿起那身白色的防護服,回到曾經的崗位,朱小蓓很有感觸:“回到舊崗位的感覺非常好,我覺得我好像回到了年輕的時候。”在她看來,無論身在何地,從事何種職業,曾經的醫務工作經歷已經成為滲透靈魂的力量,當疫情發生時,她更希望與自己曾經的戰友并肩作戰。
17年過去了,九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幾經改造,手中的監測工具也變得輕巧先進,但是防護服穿脫的不便和緊急狀態下物資的匱乏依然如此。每天中午,朱小蓓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穿脫繁瑣的二級防護服,在紫外線下徹底消毒,簡單吃上口午飯,然后替換同伴。“為了減少穿脫防護服的次數,只能盡量少吃少喝,其實這些都是當年做過的事情,現在再做一次,也不覺得辛苦。”朱小蓓顯得很坦然。
家人的支持前進的動力
雖然朱小蓓嘴上說得云淡風輕,但是就在不久前,她也遇上了緊張的一刻,當時正在預檢臺工作的朱小蓓接待了一名患者,這名患者僅提出了配藥的需求,而朱小蓓根據患者描述的癥狀,建議患者進行肺部CT掃描,在信息核對時,發現患者來自疫情重點地區,這著實讓朱小蓓嚇了一跳。“腦袋一下子有點發懵。”朱小蓓坦言,當時是有些緊張。但是短暫的緊張過后,她依然和往常一樣安排患者按照流程檢查、就醫,最終確定,患者只是普通的肺炎,而且經過排查,其從未離開上海,也沒有與疫情重點地區人員的接觸史。“知道這些情況后,心里的石頭才算落了下來。”朱小蓓說。
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到食藥安辦,朱小蓓的身份變了,但是她勇挑重擔、沖鋒在前的工作態度卻從未變過。因為疫情的原因,食品藥品監督的一線檢查工作量大大減少,但是身負食藥安辦后臺數據統計監測職責的朱小蓓對待工作不敢有絲毫懈怠,從春節期間的轄區會所婚宴聚餐取消情況,到疫情發生以來重點領域食品保障的安全檢測數據,每天她都要加班加點才能完成這些工作。但是第二天,朱小蓓又精神抖擻地和志愿者們一起準時出現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食藥安辦的工作要做好,但是這里的志愿者工作更少不了我,在這樣的特殊時刻,我一定要沖在前線,發揮我的作用。”
面對記者的采訪,朱小蓓談起自己總是輕描淡寫,但是對于家人,她卻有很多愧疚。“非典懷孕七個月還在一線工作,捐獻造血干細胞,這次又重歸醫院,讓家人擔驚受怕,我覺得很對不起他們。”朱小蓓說,一次次的奉獻背后是家人的支持與理解,這也是自己前進的動力。“或許對我的兒子來說,也是特別的體驗,當年和我一起經歷抗擊非典,現在也學著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是人生的特別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