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方松街道開元新都小區居民莊在幸從保潔員手里救下一只準備帶回家殺了吃的“大鵝(事后發現是大雁)”。這只大雁最終被上海動物園收養,幸運逃過一劫。
長期以來,不少人喜歡吃野味,還言之鑿鑿地說“吃什么補什么”“吃什么治什么”。甚至有人不明就里地以為,野味代表著新鮮,野味能夠保健,野味可以帶來刺激。也正因為有那么多擁躉,一些地方就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市場。
前文提到的大雁是幸運的。我們為這只大雁慶幸,更要為莊在幸的愛心之舉點贊。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吃野味的人沒有從非典和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吸取教訓,依然“好了傷疤忘了疼”,任性地吃野味,有再多的莊在幸也無法救下所有待宰殺的野生動物。
同時,單純靠吃野味的人良心發現是遠遠不夠的。為了革除這種陋習,正本清源,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其中規定“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殖、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按照這一規定,大雁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列其中!稕Q定》的施行,不僅為野生動物構建與人類和諧共處的“家園”,也將它們身上的病毒關進了“囚籠”,更是給那些好這一口的食客套上了“緊箍”。
但愿從此以后,野生動物不再成為某些人口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