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日前開通了疫情防控工作問題建議征集渠道。征集中,接到一些市民反映,禁止快遞和外賣員進入小區,可是將外賣和快遞放在指定區域,居民聚集找快遞時會不會產成交叉感染的風險?
根據區委、區政府要求,全區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要不留死角、不留隱患,要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和風險點,嚴之又嚴堵住漏洞,以嚴密的疫情防控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區領導到街道檢查疫情防控工作時提出,社區門口要設立外賣快遞接收點,并嚴格做好存放點的衛生保障工作,避免造成潛在的二次感染。
2月18日,記者前往中山街道信達藍爵、廣富林街道三新路生活園區、方松街道綠洲華庭苑等地,就外賣快遞接收點的落實和管理情況進行實地探訪。看到我區正全面推廣在社區入口處設置“快遞外賣接收點”的做法,一些社區因地制宜推出“自選動作”,搭起一頂頂“快遞外賣接收帳篷”。
物業服務真心貼心
居民取件放心舒心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一些社區推出了快遞和外賣員不進小區也要測體溫、24小時專人管理、“物業管家”按戶分類、報房號即可取快遞、微信群提醒居民錯峰領取、專人無接觸送上門等貼心服務,爭當居民群眾的健康“守門員”。
“我平時基本都是網上購物的,之前聽說不讓快遞員進小區了,擔心不方便,后來居委會給我們專門搭了架子,還按房號把東西擺放得整整齊齊,我們找起來很方便,感覺挺放心的。”10時左右,信達藍爵小區居民孔先生“全副武裝”走到快遞領取點,不到三秒就找到了自己的物品。
據了解,中山街道在各社區新增投放了100多頂“小帳篷”供存取快遞,其中信達藍爵有1256戶住戶,外來租戶占四成左右,每天都有大量快遞流動。18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中山街道聯同萬科集團物業在小區入口處設置的“快遞外賣領取走廊”由三個帳篷和置物柜組成,分設了快遞、外賣和蔬菜專區,還設有洗手液服務區供居民清洗消毒。在快遞專區,每個置物柜都沿貨架口都標注了每幢樓的門牌號碼。兩名物業管家正將快遞和外賣一件件按戶分類,并用大號字體在包裝上重新標注樓號和門牌號,便于居民迅速找到自己的物品。此外篷內還設有照明燈,夜間查找也很方便。
據了解,物業人員每天會對領取區域進行兩次消毒,包括地面消毒和置物柜擦拭消毒。置物柜上張貼的“此區域已消毒”標識讓居民倍感放心。為避免快遞堆積、丟失、誤取,“物業管家”每天會在朋友圈提醒居民及時取件。此外,還有安全員引導開車來取件的車主,將車輛停放到快遞領取區域以外。中山街道黃渡浜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張彩虹表示:“我們是多了些事情,但居民可以方便一點。”
面向管轄小區住戶,萬科集團物業還打通線上線下渠道推出了“代買菜”服務,住戶通過“住這兒”客戶端一鍵下單,就有新鮮蔬菜和肉類送進小區里,物業人員通過微信群通知居民錯峰取菜,對不便出門的居民提供送菜上門服務。一連串的貼心服務讓居民們倍感舒心。
社區居民一家親
合力戰“疫”暖人心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松江不少小區都推出了貼心小帳篷,切斷快遞人員和外賣騎手進出小區帶來的潛在風險,同時因地制宜為居民送上貼心服務,不僅拉起了安全防控網,也溫暖了居民的心。
廣富林街道三新路生活園區的主要服務對象包括學校、企事業單位的青年教師、員工和來滬務工人員等。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復工,目前入住者超過1300人。“因為我們園區里有集體宿舍,大多數住戶都不能在屋內做飯,所以很多人要點外賣。”據上海廣陳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殷為群介紹,物業自2月11日起在小區門口搭起了24小時專人管理的“快遞外賣接收帳篷”,物業人員每天三次對置物架進行消毒,確保住戶安心收取。記者看到,兩座拼接起的帳篷內放有四個置物架,并沿貨架口標注樓號,便于居民快速找到快遞。“之前我好幾天都沒點外賣,就怕不安全,現在物業搭了這個棚子,可以避免跟外賣小哥直接接觸,我也可以放心點外賣了。”18日一大早,住戶張小姐就穿著睡衣、戴著口罩出門拿早飯了。
小帳篷派上了大用場。記者在綠洲華庭苑門口看到一座頂上有蓋、四面圍起的“快遞接收帳篷”。“這都是黨員居民王秋林拉來的贊助。”方松街道綠庭苑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姚佳嘉介紹說。居住在社區的在職黨員王秋林聽說居委會想在管轄的四個小區門口搭建“快遞篷”后,二話沒說就想辦法拉來了這項贊助,此前他還為社區捐贈了額溫槍。采訪中,記者看到兩名快遞員陸續前來送貨,站在小區門口的物業人員迅速上前為他們測量體溫,確認體溫正常后才允許放置。據介紹,物業人員每天都對帳篷內進行消毒,包括快遞包裝都不放過。同時,還為居家隔離人員和老人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記者在九里亭街道九城湖濱了解到,社區內有3076戶居民,不少居民響應號召在家自我隔離,生活用品及食物來源主要靠外賣和快遞,而快遞和外賣只能放在小區門口。為避免門口的貨物亂堆亂放,造成人員聚集,居委會立刻行動,將三樓原本擺放檔案資料的貨架騰出來,搬到小區門口供居民放置快遞。
為了方便居民查找,每一層都貼心地標注了樓道號碼,并聯系了好幾家供應商,迅速訂購了一個雨棚。2月5日一大早,小區南門口便撐起了一頂藍色雨棚,下面擺放了一排整齊的貨架,快遞、外賣員們有序地把貨物擺放在貼有樓道號的貨架上。貼心服務送到了居民心坎上,居民們也越來越體諒工作人員了,有些居民聽說居委會工作人員缺一次性手套后,默默送來了手套;當得知居委會在為道口的一線防疫人員募集暖寶寶的時候,居民們一夜之間捐贈了200多片……一幕幕暖心的故事正在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