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這不是房價的下跌指數,而是12月全區房產成交量的下滑指數。
距離滬七條出臺已過去整整一個月,在這個月內,樓市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外來人員繳稅滿一年的購房計劃戛然而止,再是二套購房首付從6成提升至7成。購房門檻越來越高,人們的買房熱情也在消散。
從數據上來看,自11月下旬開始,房產成交量開始逐步呈下降的趨勢,日均成交僅在8套左右。家住老城區的顧先生,早在去年就購置了新城區的一套聯排別墅,這一年內接到的中介電話不計其數。而最近他明顯感到了不尋常,平時每天都要接上三四個電話,現在兩三天才接到一個,“難道是樓市不景氣了嗎?”
近日,當記者來到區房產交易中心時,發現曾幾何時排隊人群不見了蹤影,只有少數人在辦手續,市民吳女士就是其中一位,不過她向記者透露,自己是來賣房子的,“原本是想給孩子單獨買一套精裝修的新房,但是首付就要花將近80萬元,我們上哪去籌這筆錢?”于是,吳女士只好先將自己居住的這套房屋出售,再將原先的購房計劃從2房升至了4房,“沒辦法,決定以后就和孩子一起住了。”
有業內人士分析,盡管二套房首付僅提高一成,但對部分有改善住房需求的購房者來說仍是小有打擊。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會進一步加大購房者成本,對中高端市場影響較大。
區房產交易中心負責人則表示,近期的房產成交量下滑和對非滬籍人口的購房限制不無關系,“松江外來人口居多,而這類群體要想定居,自然而然成為買房的‘主力軍’。政策出臺影響了很大一部分新松江人的置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