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面積1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不過50萬平方米,但其中公建配套和商業用房面積就達21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60%,水面面積更是達到了令人咋舌的30萬平方米,約合450畝。在規劃設計、開工建設乃至基本建成后,松江新城核心功能項目泰晤士小鎮就對生態環境有著近乎于“偏執”的追求。
泰晤士小鎮,最初是要在城鎮建設的理念上進行試驗和示范。區政府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開工建設之前,小鎮就充分依托松江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并引入英國歷史小鎮中細致的城市肌理、親切的空間尺度、混合功能的步行街區和豐富多彩的城市立面等設計理念,追求人與自然的最佳和諧,體現松江新城濃烈的現代化、國際性、生態型以及旅游文化氣息。
真正宜居的小鎮,應該是自然“生長”出來的。“如今,泰晤士小鎮自然流暢的道路系統與優美的河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整個區域的骨架。由不同級別的公共綠化空間和步行交通系統相連的一系列英式景觀,引導居者和游者依徑沿水而行。配合英國歷史小鎮和鄉村自然的田園生活氛圍,小鎮自然呈現出一派高貴典雅的氣質,散發古樸恬淡的韻味。小鎮的建筑,不是豪華的貴族府邸,也不是刻板的現代住宅,而是建筑脈絡清晰、風格獨特的建筑群。走進小鎮,就如同翻開一本畫冊,既可品味老式建筑的厚重感,也能欣賞現代筆觸的簡潔明快……”松江新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柳衛如此描述。
幾年前從市區搬到小鎮的朱麗珍老人坦言,當初決定舉家搬遷至此,就是因為看中了泰晤士小鎮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住進來幾年,困擾自己好多年的鼻炎竟然神奇地好了。”
這么好的生態環境,怎會沒有“客人”?幾天前,上海女孩許小姐和江蘇小伙蔡先生在泰晤士小鎮拍攝了兩人的婚紗照,而小鎮也又一次“見證”了一對情侶的幸福瞬間。
如今,只要天氣晴好,來小鎮里拍攝婚紗照的情侶總是絡繹不絕。據介紹,目前,平均每天來小鎮拍婚紗照的人不下100對,多的時候,一天甚至有300對,一年下來,約有4萬對情侶在小鎮里留下幸福的笑容。泰晤士小鎮,已經成了一座幸福小鎮。
更多的人,則是喜歡“漫無目的”地到小鎮走一走,在草地上躺著曬一個下午的太陽。陸家嘴某金融機構的白領王宇,每隔一段時間總喜歡帶著妻子來到小鎮呆上一天。“一進入小鎮,我便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嗅一嗅郁郁蔥蔥的草坪散發出來的青草味兒,數一數花木映襯下的色彩鮮艷的紅墻、白窗、黑瓦,走累了,就在長椅上坐下休息會兒。要么,索性就在河邊的草地上躺下來,頭頂藍天白云,身旁愛妻相伴……在上海這個工作、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地方,還能找到這樣一個地方讓人享受一下‘慢生活’,感覺真不錯。 ”
據統計,現在,像王宇這樣到泰晤士小鎮漫步、休閑的游客,平均每天達到1萬人次。這個生態小鎮,已經熱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