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松公路九亭段南側,由原國泰眼鏡有限公司地塊改建成的佳預信息科技樓,不僅吸引了一批總部經濟和知名企業入駐,還辟出專區用于展示著名畫家的作品;在另一邊,通用別克、東風標致、通用凱迪拉克、捷豹路虎、奧迪奧匯等汽車4S店借助先發優勢,正鉚足了勁實現業績的新突破,今年上半年,銷售額達10.13億元。
敢叫日月換新天。在滬松公路沿線,泗涇鎮一幅老城改造住宅用地動遷全面展開;洞涇鎮率先完成滬松公路沿線整治;中山街道滬松公路沿線整體改造方案設計“出爐”……沿線街鎮你追我趕,均已邁出了相關區域產業調整提升的步子,滬松公路這條我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示范引領帶和重要的城市經濟走廊,未來幾年有望華麗轉身迎來又一春。
攻堅戰役初告捷
作為全市僅有的6條“滬”字頭交通干線之一,滬松公路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自上世紀80年代起,逐漸成為我區交通運輸和經濟發展的“生命線”。然而近年來,由于車流量大、產業發展早等原因,交通擁堵、環境形象差、沿線產業落后等問題凸現,滬松公路的地位和功能較以往有所弱化, “疲態”。已顯
要想打好轉型升級的攻堅戰,動遷騰地是首要任務,對那些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經濟效益長期不佳的企業,沿線街鎮紛紛亮出“紅牌”。
就在不久前,位于滬松公路長浜路口的最后2家出租戶搬離,門面房被拆除,耗時兩年的滬松公路洞涇段道路沿線整治與搬遷全部完成。以往,由于磚橋貿易城橫跨其間,這一路段往來人流量大,貨物運輸集中,沿路門店雜亂,一直以來是臟亂差現象最集中的區域,成了城市管理的“頑疾”。2011年7月,配合道路拓寬,洞涇率先啟動整治,也為滬松公路沿線發展動遷騰地。去年夏天,滬松公路沿線東側,五六個交易市場的亂堆物統統被清理到了55米紅線以外,取而代之的是1米高的珊瑚綠化墻,新擴展的路面也已覆土填平,道路與市場從此有了清晰而規整的分界。
動遷工作也并非一帆風順。由于歷史原因,滬松公路洞涇段沿線的出租房性質多樣,村建房、企業自建房、無證建房相連,出租戶的租期也各不相同,勸說工作并不好做。洞涇鎮思路一轉,根據房屋性質公開了房屋成本費補償辦法,并主動為承租戶提供服務,“請”走了這批出租戶,為動遷掃清了障礙。
泗涇鎮在動遷騰地工作中也克服各種困難。“根據初步擬定的改造范圍,泗涇鎮通過新組建的鎮資產公司的運作,完成了對原大中華橡膠廠89畝土地、原上海森林企業有限公司13畝土地的回購,上海溫度儀表廠等單位1.2萬平方米建筑的動遷也已完成,共騰出土地30畝。”泗涇鎮拆遷辦負責人表示。
“明星產業”現雛形
動遷騰地初戰告捷后,如何對清理、儲備的土地資源進行科學規劃,通過業態調整為滬松公路沿線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插上“翅膀”,就成了改造升級工作的重中之重。
為此,區商旅委啟動了《滬松公路沿線改造提升業態控制性規劃》的編制。“通過前期長時間的調查摸底,規劃對滬松公路各段用地體量、道路交通等作了詳盡分析,明確了沿線區域的功能定位和業態分布。”區商旅委副主任陳容介紹說。
整體城市風貌較好的滬松公路九亭段,瞄準發展新興商業和商務辦公等中高端現代服務業的目標,先行一步走上升級路。
承接“大虹橋”區域戰略優勢,借鑒臺灣內湖科技園區的成功經驗,建筑面積7.6萬平方米的佳預信息科技樓,企業簽約入駐率已達40%,預計實現年稅收約5000萬元。目前,韓國品牌“漫咖啡”,國內鮮有的中型超市“合樂多”,富士康新型腕表“Iwatch”,以及促進兩岸貿易交流的電子商務平臺“兩岸商貿網”等知名企業紛紛入駐,顯現出國內乃至國際“明星產業”的雛形;著名畫家作品展示區的“落戶”,更是把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之魂注入該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