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區在拆除22萬平方米違法建筑,超額完成年度拆違目標任務的同時,實現了拆違零補償下的零沖突、零事故,拆違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區整治違法建筑暨動拆遷工作大會上獲悉,今年我區將以遏制增量違法建筑、減少存量違法建筑為重點,疏堵結合聯動拆違,全年計劃拆除12萬平方米違法建筑。
敢于碰硬、露頭就打、快速處置是治理惡性違法搭建的法寶。直面違章成本低、拆除損失大的現狀,區相關職能部門敢打老虎,勤拍蒼蠅,把別墅區群眾信訪不斷、影響公共利益的違章戶列為今年整治的重中之重,優先對違法用地、危險建筑、群租擾民等現象下猛藥,發現一處就堅決拆除一處。針對違法建筑發現、認定、處置機制不完善的問題,區房管、規土等部門“對癥下藥”,今后將把違法建筑認定單授權給城管執法局和各街鎮,從而實現快速認定,及時處置。
拆違要見成效,僅有敢碰硬的勇氣和快速處置的決心還不夠,今年我區還將在優化管理機制上下功夫,借助大聯動機制開展屬地化管理,讓違法建筑無處藏身。目前,車墩鎮已經建立了巡查發現周報告制度,由各村(居)委會每周向鎮拆違辦書面報告巡查情況,未發現違法建筑的,也要實行零報告;葉榭鎮運用一戶一表法,對各村存量違法建筑全部匯總,做到心中有數。通過機制創新,違法建筑監管有了“千里眼”、“順風耳”,拆違的成效自然事半功倍。
如果說拆違是衡量一個地區管理水平的標尺,那么動拆遷就是檢驗轉型發展能力的試金石。去年我區共完成國有土地許可證拆遷和集體土地協議拆遷1602戶,尤其是老城改造,僅半年時間就動遷734戶,相當于此前五年的總和。
公開透明的陽光動遷贏得了群眾的支持,也讓動遷戶切切實實享受到了改善居住條件的實惠。以菜花涇154弄老城改造動遷項目為例,居民區黨總支創造了臨時黨小組開展宣傳調解、黨員聯絡員“包干”聯系動遷戶、監督員監督簽約公平公正、黨員議事會“會診”動拆遷疑難問題的“3+1”工作法,讓居民動得放心、遷得順心,在短短4個月時間內實現了居民要求改造意愿百分百一致,老城改造方案百分百通過,預簽約百分百完成,正式簽約百分百實現,102戶居民百分百搬離的五個“百分百”。
作為推動轉型的前提和基礎,今年我區確定了完成老城改造動遷1000戶,騰出凈地200畝,推出1200畝經營性土地的硬指標。今后,凡是當年騰遷的地塊和項目動遷,都將在動遷安置房源當年能夠開工的基礎上實施,保障動遷工作平穩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