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涇鎮滬松公路西側,10多間門面房被夷為平地。這是記者8月份在洞涇鎮滬松公路沿線采訪時見到的一幕。目前,滬松公路沿線拆違、整治、動遷、騰地等各項工作正在加快推進。
今年1月份起,洞涇鎮以滬松公路兩側各27.5米為紅線范圍,加快推進沿線環境整治工作。經過排摸,紅線范圍內需整治的建筑物、亂堆物等共涉及43家投資主體,其中門面房和門衛室241間,面積約8000平方米,亂堆物16處,面積4300平方米左右。5月份,洞涇鎮對紅線范圍內所有亂堆物進行了集中清理,隨后種植綠化,建造綠化隔離圍墻,遏制亂堆亂占現象再次發生。7月份,洞涇鎮對滬松公路西側29間門面營業房開始實施拆遷協議簽訂工作,面積約1200平方米左右。截至7月底,共有27家簽訂拆遷協議,簽訂協議后門面房被逐步拆除。
沿滬松公路一路前行,總能見到臟、亂、差現象。經前期有關職能部門以及沿線街鎮的調查摸底,目前滬松公路沿線用地性質多樣,產業門類復雜,工、商、居混雜,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市場、工業企業比較集中,違法搭建、亂堆物等現象比較突出。滬松公路沿線改造提升,并不是在一片空地上規劃宏偉藍圖,而是要對現有的極其復雜的現狀進行突破、進行改變。要推進滬松公路沿線改造提升,改善景觀環境,調整產業業態,沿線環境整治、拆違、動拆遷、騰地等工作務必先行,這也是改造提升工作所需攻克的難題。在去年底召開的推進滬松公路沿線改造提升工作會議上,就強調要加大拆違、動遷、搬遷和騰地力度。
截至目前,中山街道已完成滬松公路沿線92戶居民宅基地房屋的動遷工作,并著重整治了沿線無證廢品收購站、亂堆物等現象,下一步將重點推進文翔路以南滬松公路沿線1家企業和24家門店的回購洽談工作;泗涇鎮也加強了對滬松公路沿線專業市場的管理和整治,并完成了大中華橡膠廠地塊的騰地工作,涉及土地面積89畝;九亭鎮也加大了沿線環境整治工作,并將著力推進滬松公路北側北部商務區地塊的動遷工作。
走過了76年發展歷程的滬松公路,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日漸“老邁”,其沿線產業也日漸“落伍”。破繭成蝶,區委、區政府把推進滬松公路沿線改造提升作為實現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轉型是一場攻堅戰,整治、回購、拆遷,一個個難題需要攻克;轉型也是一場持久戰,規劃調整、土地轉性、產業扶持,一項項政策尚需研究。滬松公路沿線改造提升是一個漸進過程,在這過程中,需要冷靜的思考規劃,也需要攻堅克難的勇氣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