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10月底簽下戰略合作協議后,今年5月底,臨港集團與佘山鎮、上海佘山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再度簽下佘山工業區二次開發、轉型發展合作協議書,正式啟動漕河涇佘山科技城項目,項目5.65平方公里的概念性規劃也初步完成。據悉,這是漕河涇開發區繼新橋鎮、九亭鎮后,第三度與我區展開深度合作。
根據合作協議,臨港集團將與上海佘山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漕河涇佘山科技城發展公司,負責佘山科技城的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佘山科技城由兩個地塊組成,一塊是原佘北工業區,約4.85平方公里,另一塊是佘北居住社區商業配套區,約0.8平方公里。
設立于1996年的佘北工業區,現有入駐企業約200家,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園區企業產業門類較散,定位特色也不明顯,致使園區的單位土地工業產值、投資強度等土地利用績效強度指標,均低于全市均值。不僅如此,園區現有的發展水平,與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所需的“綠色工業區”相去甚遠。加快實施二次轉型開發,成了園區的迫切需求。
在另一邊,漕河涇開發區率先與新橋鎮合作以來,逐步升級為全市首個“區區合作、品牌聯動”示范基地,與新橋、九亭兩鎮合作開發占地2700畝的漕河涇松江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目前園區一期24萬平方米廠房和研發樓宇,已全部完成招商,引進了200多家企業,平均每家企業占地僅1.4畝,至去年底平均畝產稅收達到了50萬元。
成功開發先例在前,這讓佘山鎮找到了轉型的新方向——引來第三方資源,合作推進老工業區的轉型發展。對于這次合作,區委書記盛亞飛表示,雙方共同推動佘山工業區二次開發,是“區區合作、品牌聯動”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也是我區“十二五”時期的又一個戰略性重點項目。
根據漕河涇開發區與佘山鎮的合作協議,今后,將借助漕河涇“科技綠洲”的品牌效應,對整個區塊實施整體調整、二次開發。新的佘山科技城,將面向跨國企業、國內知名企業和新經濟明星等“四高”企業度身打造,目標市場定位于“一部三中心”,即地區總部、研發設計中心、運營結算中心、管理服務中心。“我們將把園區打造成一個集科研、辦公、商業、生產、生活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服務型科學園區。”漕河涇開發區有關負責人透露。
此外,有關規劃顯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區與鄰近的泗涇、洞涇大型居住社區,未來將集聚起35萬至40萬的人口規模。業難謀則居不易。在這樣的背景下,產城融合發展的定位,成了佘山科技城的必然選擇。項目的概念性規劃顯示,一個大型的城市綠化廣場將位于整個項目的中央,周邊的生態綠谷、地標酒店、文化社區、休閑綠廊等項目,將為園區在商業、生活服務設施等的發展提供空間,使之最終成為一個大型城市綜合體。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項目中,商業綜合建筑的比例將占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