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0.25個百分點……相信所有人對央行三年來的首次降息還記憶猶新。然而,時隔一個月,央行再次決定自7月6日起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央行年內的兩次降息,間隔不足一個月,其刺激力度之大、決心之強,顯示出了貨幣政策寬松的趨勢。那么,此次央行再度降息是否會更加堅定房價穩中有升的基調?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對房地產行業或許有促進,但其影響不會太大,微觀市場上或可能將促使樓市成交量的小幅度上漲。
觀望情緒略有緩解
近期,貸款利率的下調使得一些計劃買房的消費者改“觀望”為“出手”。近日,家住松江老城區的曾小姐很早就趕到一處售樓中心看房,“我本來就準備買,一聽說降息能省下一筆錢,當然很高興。”該樓盤銷售主管劉先生認為,利率下調有效帶動了一些潛在的剛需購房者,他們經濟條件相對沒那么寬松,往往是心里打算買房卻還會繼續選擇觀望。不過,這次下調利率,對改善購房現狀還是有一定作用的。據該樓盤負責人介紹,上周末前來看房、了解房價的消費者明顯增多。對購房者來說,再度降低購房者的資金使用成本,或者會對剛需、剛改購房者產生刺激入市的作用。多數開發商認為,降息對于購房者來說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暗示,有助于緩解觀望情緒。
此外,央行降息也使得不少貸款購房者減輕了一定的負擔。一套100萬元的房子,按20年期的房貸來計算,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降息之前每月應還款7633元,現在每月還款為7485元,每月可減少房貸148元,年內的兩次降息累計節約298元。由于降息隔年調整規則,購房者要從明年才能享受到降息帶來的好處。今年上半年剛剛買房的顧小姐就是這次降息的受益者。她告訴記者,今年年初她剛和丈夫一起貸款50萬元,在松江新城區靠近軌交9號線的一處樓盤購買了每平方米1.3萬元的一套小戶型電梯房,“剛剛工作沒幾年,沒有太多的存款,貸款的壓力對我們來說還是挺大的。
”對于央行降息存貸利率下調,顧小姐認為,每個月少還款100多元,可能對日常生活影響不是很大,但長年累月下來,確實可以減輕一些負擔。“雖然央行降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買房貸款的負擔,但總體來說,房價居高不下還是令人望而卻步。”這也是許多高檔住宅房鮮有人問津的原因。記者在辰弘佳苑售樓中心看到,售樓大廳前來問房者寥寥無幾,銷售人員表示,央行對存貸款利率的調整對于聯排別墅這類高檔房型的銷售影響不會很大。許多改善型買家仍然在等待新的政策出臺,期待房價的合理回歸。
促成交是首要目標
一方面,央行降息向市場傳遞了貨幣政策寬松的信號,這或將進一步刺激樓市、股市以及實體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此次降息既刺激了購房者的購房需求,又緩解了開發商的資金鏈。許多房產商紛紛表示,利好大于利空。但從目前來看,貨幣政策、信貸政策都在放寬,隨著市場流動性的增加,資產有望升值,從而促使房價的小幅上漲。尤其在一些成交量比較集中的項目或地區,價格的上調幅度可能會更大。
針對目前的樓市現狀,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雖然現在處于上行的狀態中,但房地產調控主要來自限購政策,除非未來在房屋限購方面有很大的松動,樓市才能有直線向上的反彈,從目前來看,這也只是一個短期的小波回彈而已。松江區房產交易中心的金主任告訴記者,自6月底央行降息到7月初央行的二次利率調整,整個松江區的房地產成交量較去年同期與今年年初相比,確實有所上升。“成交面積大于新增上市面積,且二手房的成交量大于一手房和新增房,這都意味著松江區的樓市逐步走向成熟。”但同時,金主任認為,隨著國家的房屋限購政策和積壓剛需正常釋放,這樣的上升趨勢不會持續太久。據悉,目前松江區各大樓盤的房價未有太大波動,即便是房價有所上漲也是因為地段和周邊配套設施的因素。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的楊紅旭也指出,降息會有利于樓市復蘇,即便未來可能會出臺房地產緊縮新政,怎奈貨幣快速放水,使得貨幣政策對樓市的影響力大于限購。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長安則認為,房價上漲的步伐無法阻擋,雖然央行不斷的在出臺使房價合理回歸的一系列政策,但在流動性不斷增強的大背景下,購房者的消費需求將被進一步激發,排隊搶購房子的現象或將再現。
本次降息還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刺激性作用,促使開發商對市場的預期開始發生更樂觀的轉變,從而更積極地促進成交。開發商對市場預期的改變,并不會直接地轉變為房價上漲,在目前的階段,促成交依然是首要目標和任務。在松江老城區匯民軒售樓處,記者就發現這里的電梯房賣得很好。“這里雖然地處老城區,但低端優良,前接華亭步行街,后靠醉白池公園,東面又有大賣場購物廣場和重點中學。”
據了解,該小區的電梯房價格大多在每平方米1.3至1.4萬元,價格較降息前并未有太大調整。據該售樓處銷售人員介紹,憑借著地理位置的優勢,成交量還是比較可觀的,畢竟這樣的房型比較適合大多數剛剛著手買房的年輕人群。地段、配套設施、交通便利以及價格四項因素仍舊是消費者買房的關鍵。
購房需要理性判斷
由于近期一些金融政策的利好作用、積壓剛需正常釋放以及房企“以價換量”,樓市有回暖的表現。但是在樓市調控政策依然堅挺的大前提下,目前樓市尚處于去庫存階段,可以說房價剛剛進入平穩期,短期內政策利好使房價大幅上升并不太可能。
很多人會覺得疑惑,現在到底是不是一個買房的好時機?有專家建議,對于首套房置業者來講,由于“微調”政策的繼續,以及本次明確房貸利率在政策范圍內可以最低至七折,應該來說,現階段可能是一個較好的購房時期。據預測,當前我國經濟仍在觸底過程之中,降息是產能過剩、需求不足、CPI漲幅持續回落背景下的必要舉措。兩次降息前后不到一個月,說明了央行要通過放松貨幣來刺激市場。6月份CPI為2.2%,通脹的危險可能暫時消除了,給央行留出了一個寬松的空間,但同時又要防止通脹出現反彈,而降息又是和降低準備金率配合實行的,因此預計年內還有降息降準的可能。
然而,目前經濟前景尚不明朗,大多數地產商如今售出的基本都是庫存,房價年內再降的可能性不大,第三季度政府的政策態度和長遠的經濟結構轉型是房價變化的關鍵。雖然年內兩次降息客觀來看是利好的,但限購限貸的大背景沒有改變,房地產市場調控仍將繼續進行,對剛需進市的刺激作用也很有限。由于全球經濟的衰退狀態,低利率將是全球經濟的趨勢,國內的降息序幕也已經拉開。因此,消費者勿被“降息”所迷惑。
也有專家認為,央行再降息是把“雙刃劍”,對樓市有利有弊。降息對宏觀經濟來說,市場有了更多的流動資金,對實體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對于樓市來講,也是一個很大的刺激,購房者的預期也開始有轉變。但是,如果按照這樣的形勢走下去,房地產市場又可能出現較大的波動,引來進一步的調控。
不少購房者認為,樓市回暖意味著房價的必然攀升,因為恐懼房價上漲,對降息等政策也十分敏感,甚至急著去購買。事實上,樓市回暖總體而言意味著成交量回升。銀行降息也好、國家調控也好,根本目的在于促進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抑制虛高房價和房產投機。這種形勢下,是否適合買房,還是要看消費者自己的理性判斷。對于有購房需求,資金也比較充裕的購房者來說,可以考慮此時購房;而經濟實力有限的購房者,可以選擇繼續觀望市場動態,或是選擇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