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區委、區政府召開老城改造動員大會,全面部署老城區改造工作。區委書記盛亞飛在會上強調,本次老城改造最大的特點不是動遷居民,而是為居民解困,所有拆掉房子的居民實行原地回遷為主、異地安置為輔。我們必須健全機制,明確責任,保證資金,滾動開發,投資30億元,立足10年,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老城改造工作。區委副書記、區長俞太尉主持會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任向陽、區政協副主席宋慶平出席會議。副區長于寧宣讀老城區改造建設指揮部成員名單并部署老城區改造工作。
老城改造是區委、區政府在我區經濟社會所處的發展階段,積極響應群眾呼聲,切實造福民生的一項重要舉措。盛亞飛指出,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實施老城改造是松江新城建設的當務之急。松江新城規劃面積已經由60平方公里調整為12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由60萬調整到110萬,當下的建設任務應為建造新城與改造老城并舉,其中改造老城更為急迫。實施老城改造是全區上下的共同心聲,要破解老城區人口、建筑密度大,用地功能混亂,道路擁堵,供水、供電等管網亟待改造,公共設施配套不足等群眾關切的問題。實施老城改造也是區委、區政府“十二五”期間的工作重點。改造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和利益,受到財力、物力、工作精力等方方面面的制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建設過程,應逐步、遞進、客觀、科學規劃安排。
盛亞飛強調,老城改造必須立足于我區的實際和發展階段相結合,經過一年多來的意見聽取、調研和反復討論,區政府提出了以改造居民生活條件為首要任務的指導思想。我區的老城改造目標就是要讓千年古城煥發青春,既傳承歷史延續文脈,又讓群眾能享受到舒適的現代生活。這就要求做到三個“結合”:要堅持新城建設與老城改造相結合,要有北部新區、老城區、南部新城一盤棋的思想和意識;要堅持改善居住環境與傳承歷史文脈相結合,既要注意保存歷史文化古跡和老城風貌,又要讓老城居民住得安心、放心,出入方便,購物便捷,生活舒心;要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除了切實解決居民的居住困難,增加公共設施和綠化面積,也要適度考慮增加商業和其他功能性設施的面積。
盛亞飛要求,各相關街道、職能部門和公司必須高度重視,扎實推進,切實提高做好老城改造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加領導,落實責任;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充分聽取尊重民意,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強化監督,嚴格考核。
會議放映了老城改造錄像片。建交委、規土局、房管局、水務局、新松江置業、岳陽街道、永豐街道和中山街道等8個單位作了表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