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位于我區的長泰西郊別墅打出了“直降400萬”的旗號瘋狂促銷,這一動作立即引發了一場樓市“強震”,并逐漸演變為目前整個上海樓市的“大跌秀”。
隨后幾周,大跌秀”“ 在上海灘來回“巡演”。萬科、龍湖、綠地、同潤等開發商在我區的部分樓盤紛紛降價,如廣富林版塊的綠地薔薇九里,購買1房總價優惠3.5萬元,房總價優惠5.5萬元,23房總價優惠7-10萬元;松江新城版塊的上尚緣,貸款享5萬元優惠,全款優惠10萬元等等。
樓市價格的一跌再跌,卻讓這個冬天“幾家寒冷幾家暖”。對還未入市的潛在購買者來說,房價下跌頗具吸引力。而對那些以高價入市的業主來說,現在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房子一夜間“蒸發”幾十萬元,心早已涼了半截。日前,上海業主抗議降價并怒砸售樓處的舉動恰恰說明了這一點。業內人士稱,房價調控必須把握一個度,政府希望民眾買得起房子,就不能讓房價漲得太快;而要避免經濟和社會動蕩,也不能讓房價下跌得太快。
降價風蔓延 樓市似入冬
根據以往的市場規律,第三季度一般是房企的銷售旺季,特別是九十月份,更是各大品牌開發商放量推盤的好時機。供需兩旺之下,基本能推動成交量上漲。但是,今年的樓市未至寒冬卻早已“寒風凜冽”。
面對業績下滑、銷售不力及政策緊縮等現狀,進入第四季度后,在大房企降價的帶動下,樓市的價格“鐵板”出現松動,“降價風”愈刮愈烈,降價促銷、去存量已成為眾多開發商的不二選擇。
據區房地產交易中心提供的數據,我區第三季度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為3756套,而進入第四季度后,成交量不盡如人意,本月一手房成交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跌落,這對于準備在年底前實現更優業績的上市房企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打擊。
記者在我區多個在售樓盤售樓處看到,大房企的降價行為開始引發中小開發商跟風,松江片區降價潮不斷蔓延。而銷售人員也紛紛走上街頭,向過往車輛及行人打出各種促銷標識,類似“促銷直降,目前只售15000元/平方米,小區環境清幽,您可以考慮一下”等促銷內容屢見不鮮。
業內人士分析,連續幾個月成交量的不景氣已經對多數開發商帶來壓力,中小房企出于流動資金緊迫、大型房企出于年度業績指標和充裕資金準備的需求,降價促銷的意愿不斷增強。尤其是進入第四季度,許多開發商為了安穩過冬,已經準備好打這場硬仗了。不促銷不降價就沒有成交量,這就是擺在開發商桌面上的現實問題。而有些開發商堅持不降價,也不僅僅是出于對項目利潤空間的考慮,更多的是擔憂降價后業主維權對銷售帶來負面影響,以及是否會加重市場的觀望情緒。
二手房議價 幅度達10%
本月二手房成交量也繼續走低,市場低迷現象更難逆轉。據漢宇地產市場研究部提供的數據,本月前三周,二手房成交量同比下降11%,松江片區下滑更明顯,很多中介門店前來看房、買房的人寥寥無幾。
“一手房的‘降價風’對二手房市場的影響是最直接的。”漢宇地產松江片區負責人介紹,“近期,開發商大幅降價的動作對周邊二手房的價格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近一個月來,門店已有多套二手房掛牌房源的價格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下調,目前二手房房東的議價幅度已增至10%。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二手房遭遇‘冷處理’,成交量非常少。”
房東魯先生日前將一套三湘四季花城90平方米的2房一次性下調了6萬元。他坦言,現在二手房市場不景氣,自己的這套房在中介掛牌近兩個月,依然無人問津,現在新房價格也是一降再降,很多人根本不考慮二手房。無奈之下,魯先生只好下調房價,希望能利用價格優勢吸引購房者,盡快出手。
據了解,本月松江片區共有8個住宅項目新開盤或加推房源,剛需房扎堆入市,開發商輪番進行降價促銷活動,一手房的大幅降價給二手房房東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負擔,導致他們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紛紛由原來的死咬住價格不松動轉變為接受議價、降價。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隨著上海樓市拐點漸至,買賣雙方對于后市的悲觀預期進一步體現。上家遲疑觀望,下家坐等降價,供需心態分化,再加上一手房市場降價促銷形成的擠壓,二手房市場整體階段性低迷在所難免。隨著一、二手房市場影響的相互轉換,降價趨勢難以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