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海“小白領”,偶然發現房產具有投資價值之后,便立即開始了房產投資之旅,并最終實現了財務自由。通過他的投資故事我們發現,除了選對投資方向之外,堅持也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小白領”提前退休
一身休閑打扮,臉上絲毫看不到工薪階層所特有的焦慮和不安,已輕松實現財務自由的周旭,不再為了工作而奔波勞累,變成了一個“閑人”。而此時的周旭,不到40歲。
為了自住,2003年底周旭曾在位于浦東碧云社區內買了一套小戶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這套房產增值20多萬元,相比購房時投入的10萬元而言,投資回報超過200%。這次偶然發現,讓他對房產投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目前,他擁有近千平方米的房產,除了自住外,其余全部用于出租,月租金收入接近4萬元。即使僅靠這部分收入,已經可保證他和自己的家人的基本生活開銷。
曾經搖擺不定
是不是該長期持有房產?這個問題曾讓周旭很糾結。
那是在2005年下半年,因為宏觀調控,樓市已經出現了回調現象。在那段時間,有不少開發商迫于資金壓力,不得不采用打折的方式來進行促銷。降價像瘟疫一樣,在市場中悄悄蔓延開來。在市場上剛剛嘗到甜頭的周旭,看到房價在不斷下降,心里面也難免感到有些惴惴不安。
對于周旭來說,市場的驟然降溫,的確也讓他感到有些無所適從。2004年底上海樓市曾經出現過一波極為罕見的上漲行情,房價猶如脫韁的野馬狂奔不止。在那個火熱的冬天里,一套房產每個月都可能會上漲三五萬元,財富的快速膨脹曾一度讓周旭覺得,賺錢原來這樣輕松愜意。但這種愉悅的心情隨著調控的到來而消失,房價的不漲反跌,讓他感受到了另一種滋味,即由于未來形勢的不明朗而造成的不安在內心里時隱時現。
而就在這個時候,又出現了新的誘惑。在那段日子里,股市走出了一波大牛市行情,股價不知疲倦地往上漲,幾乎所有股民得到的都是豐厚的回報,此時還在堅守房產的周旭,自己心里也開始犯嘀咕,“要不要把房子拋掉一點,投資股票去”。那段時間,這個念頭像影子一樣緊緊地跟著他。
堅持帶來高收益
堅持到最后就是勝利。
當周旭有些搖擺不定的時候,一番冷靜思考,讓他堅定了長期持有的理念。股市從2006年初的千點起步,一年半時間里已經漲到4000多點,這樣的漲幅讓周旭感到,風險累積到了相當程度,如果選擇此時進入股市,很有可能成為博傻過程中接最后一棒的人。因為堅信樓市還有機會,于是他在2007年的5月底,在浦東再次購進一套復式房,當時的單價是8000元/平方米,兩個月之后,便漲到了16000元/平方米,這成為他最為得意的一筆投資。
之后,周旭更加堅定了長期持有房產的信念。雖然2009年因為調控和金融危機的雙重作用,樓市又陷入低迷,但這并未影響到他的信心。周旭認為,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剛剛開始,由此形成的市場需求會在今后很多年內持續釋放,而這正是房價上行的動力。因為考慮到手中已經擁有足夠多的房產,已經達到了10多套,過于集中;此外每個月的還貸總額超過了5萬元,如果長期堅持下去,資金鏈將由此而繃得過緊,萬一其他資金來源渠道受到影響,會讓自己陷入入不敷出的尷尬境地。于是,他把那些面積較小的房產陸陸續續拋售出去,最終保留了6套租金回報率最高的大面積房產。
完成這樣的調整后,周旭已無債一身輕。而堅持也讓他獲得了更大的回報。始于2008年秋季的“救市”政策,又讓樓市火了一把。而周旭的資產在這波行情中又膨脹了許多。
記者點評:
堅持就是勝利
抓住了房產投資機會,周旭就一定能夠成功嗎?答案是“不見得”。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周旭在2007年曾經動搖過。不可否認,周旭發現了房產的投資價值,并積極投身房產投資,這是導致他最終實現財務自由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因為假如他沒有發現這個投資機會,其成功的過程可能會漫長而且曲折得多。但僅僅是發現這樣的機會還不夠,因為在投資過程中,往往還會碰到很多阻礙,比如市場在某個時期內低迷而帶來的困惑,這種時候極有可能會造成判斷失誤。因此看清投資前景,并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就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了。
長期堅持,也許就是投資“冷”時代所必須奉行的投資紀律。其實,周旭的投資實踐,已經證實了這條投資紀律的可操作性。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