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計目前房價不會出現硬著陸,大型商業銀行目前的評級水平也不會受到房價回調的影響
標普今日預計,中國和印度兩國快速增長的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回調,房價將可能下跌11%-14%。
這是近半月以來,標普再度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示警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標普此次在報告中稱,預計目前房價不會出現硬著陸,大型商業銀行目前的評級水平也不會受到房價回調的影響。
標普表示,若不包括住房抵押貸款, 印度銀行業房地產和建筑業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不到5%,中國銀行業的這個比例為13%。這說明房價回調對中國大型商業銀行的直接影響要大于對印度大型商業銀行的影響。
此前6月15日,標普在一份對亞洲房地產市場的分析報告中將中國房地產市場前景預期從穩定下調至負面,同時維持對其他亞洲國家房地產市場的穩定評級。
標普當時稱,在未來的6-12個月,對中國房地產企業的負面評級將越來越多的出現。中國的眾多房地產公司目前是在以削弱資本結構和增加再融資風險為代價來增強流動性。如果經濟狀況長期處于負周期,房地產企業在信用狀況上面臨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摩根士丹利也發布報告認為,三季度中國內地開發商將推出更多新樓盤,且會提供進一步折扣,從而導致中國主要城市的銷售均價進一步下降。
不過,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外資仍在加速涌入中國房地產市場。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2.25億美元,同比增長13.43%。外商投資房地產業增速迅猛,前5個月,外商投資中國房地產金額達266億元,同比增長57.3%。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也撰文指出,國際評級機構“唱空”背后常常隱有國際資本的特殊利益訴求。他分析,從緊的貨幣政策和嚴厲的地產政策,樓市調控效果釋放需要一個過程。目前很多房企的資金情況確實不容樂觀,但總體形勢好于2008年。“試想,2008年情況更糟糕的時候,都未出現大量房企資金鏈斷裂的現象,能奢望今年下半年會涌現出來嗎?”他反問。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