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民杰瑞(化名)來滬工作后,與小他17歲的中國女孩陸菲(化名)相戀。半年后,兩人關系已發展到談婚論嫁,杰瑞買了一套143.6萬元的婚房,還在房產證上加上了陸菲的名字。然而,兩人最終沒能領證結婚,以分手告終,陸菲遠嫁香港并生子,杰瑞也有了新的戀情。當初,兩人購買的那套婚房如今已漲到了480萬元。
這套房子怎么分?為了這套房子兩人分手3年后對簿公堂。
房產證上寫下兩人名字
2002年,受美國一家建筑規劃設計公司派遣,杰瑞來到公司設在上海的代表處工作。
2004年春天,當時40歲的杰瑞與23歲的陸菲相識后墜入愛河。同年夏天,陸菲提出要買婚房。通過房產中介牽線搭橋,在陸菲的幫助下,杰瑞選中西康路某高檔小區的一套房,面積121.36平方米、總價143.6萬元。買下房后,房產證上寫下了杰瑞和陸菲兩人的名字。
然而,誰也沒料到,這對戀人最終沒能走到一起。2007年初,他們還沒有領結婚證就分手了。
從143.6萬漲到480萬
兩人分手后,一想到房產證上還留著陸菲的名字,杰瑞心里就覺得不爽。2009年12月,杰瑞聽說陸菲已與他人登記結婚,還生了孩子。
2010年,杰瑞兩次起訴到法院,要求把這幢房子判為他獨自所有。
2010年2月,杰瑞第一次到法院訴稱,房屋的實際出資及銀行還貸人都是自己。2007年初,兩人分手時,他曾向陸菲提出,把房屋產權證的權利人變更為自己,但陸菲要求給予她經濟補償,否則就不配合過戶。為此,他曾支付給陸菲補償款8萬元,沒想到陸菲拿到該錢款后仍不配合過戶。
法院表示,因銀行貸款沒還清,若提起訴訟則要將銀行列為第三人,杰瑞因舉證需要暫作撤訴。
半年后,杰瑞再次以同樣理由起訴到法院,稱已全部償還了銀行貸款。陸菲認為,杰瑞當時不會講中文,從開始委托中介購房到辦妥產證,都是她在經辦或充當翻譯,不然杰瑞根本辦不成。而且,她還拿出了不下20萬元用于購房和裝修,還添置了電器。
說到分手原因,陸菲說,“不是我提出分手的,是杰瑞一直不愿結婚導致的。”她提出,房子產權應按各50%進行分割。
實際上,從買房到起訴,已過了好幾年,這套房子的價格已漲3倍多。今年1月,上海城市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出具的估價報告顯示,這套房子估價480萬元。
雙方接受勸導各退一步
對于評估價,兩人的態度再次出現分歧。杰瑞認為,應該以2007年分手時的房價來確認,他還強調當時已與陸菲談妥,給予10萬元的補償,而且實際支付了8萬元,待過戶后再支付2萬元。但陸菲則認為,應以現價480萬元的價格來確認房屋價值,從各50%產權作分割。
法官譚永瑋認為,若以杰瑞說的10萬元補償來打發陸菲,顯然對陸菲不公,畢竟房屋產權證上有她的權益,而且杰瑞能買下這幢房屋,陸菲也出力不少;但如果要滿足陸菲提出的一半產權,也不切實際,因為從現有證據來看,杰瑞是該房屋的主要出資人。而且,該訴訟屬于同居關系析產,不同于夫妻關系的財產分割。
經過法官多次勸導,杰瑞與陸菲均表示愿作適當讓步,最終達成調解:杰瑞付給陸菲房屋折價款67萬元,陸菲收到錢后15日內,協助杰瑞辦妥過戶手續。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