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后上海商鋪市場的“春季攻市”已展開,不僅許多商鋪報價都上漲,而且“棄宅從商”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近期開盤的商辦項目中,已出現了投資客一次吃進十幾套商鋪的案例。由于本次調控將具有較強的持續性,住宅市場在一定時期內將難以復蘇,投資客被迫“從商”的現象還會增加,所以商業地產無疑短時間內將取代住宅,成為階段性的市場熱點。
投資者一口氣買12套商鋪
“徐家匯宜山路,3條軌交口一樓沿街商鋪,可做餐飲,包租三年……”細心的劉小姐發現,在經常收到的某家中介公司的推介短信中,住宅出現得越來越少,商鋪大有反超之勢,有時一天會收到同一家公司不同業務員發送的多條商鋪信息。
中介的轉舵從另一方面反映出近期的“蹺蹺板行情”——在住宅成交難有起色的同時,商鋪的銷售卻開始上揚。
寶山某大型商業項目,上月開盤推出了178套小戶型的SOHO產品。從網上房地產成交情況來看,已售出154套,漢宇地產相關人士透露,買家幾乎都是投資客,且每個投資者幾乎都不止購買一套,甚至有購買了10套以上的。來自福建的陳先生一次買了12套,總房款達1300萬元左右,用他自己的話說:“住宅買不了了,手頭的資金不能閑著,索性就多買些商鋪。”
另外一些擁有大額資金的機構投資者也開始收購商業物業,如位于金橋板塊的黃山商業中心11000多平方米的商業物業近期被整體收購,總金額達1.36億元。
經歷了3次嚴厲的調控,投資客已基本離開住宅市場向四處散去。從近期的商辦市場來看,部分資金“棄宅從商”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根據漢宇地產市場研究部監測數據,預計上海2月份商辦總成交建筑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與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相當,商辦市場的政策性利好正逐漸顯現。
從開發商的角度看,由于住宅市場供應明顯放緩,節后商辦項目明顯加快了推盤步伐,2月份共有18個商辦樓盤上市,總供應建筑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超過了商品住宅的供應量,這在以往是較為罕見的。而且2月份商住項目全面開花,幾乎分布于上海各個區域,其中包含了集中商業、社區商業、綜合商業以及主題專業市場等各種類型的物業,熱點區域集中在寶山和嘉定區。
部分商鋪單價一月漲8000元
從2月商鋪報價的整體形勢來看,一些投資者的“春季攻市”呼之欲出,而開發商的商鋪報價也有較大幅度的上揚。據上海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統計,商鋪在售項目有13個報價上調,10個在租項目租金上漲。
如松江區的市場類商鋪三湘財富廣場1月報價為45000-50000元/平方米,2月報價已提升為58000元/平方米,相比1月的報價,該項目單價上漲超過8000元/平方米。
從漲價商鋪縣區分布來看,嘉定和松江區最多,兩區均在外環以外地區,而這些區域的商鋪銷售量大,也直接拉高了商鋪成交價格。
也有少量商鋪降價,不過不到漲價商鋪的一半。其中,青浦區的祥騰假日風情商業街單價從14000元/平方米降至8000元/平方米,但那是因為該項目僅剩一套大面積商鋪,故降價促銷。其余降幅均在3000元/平方米之內的,有嘉定區的嘉天下休閑廣場、浦東的領港中心等。
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分析師指出,商鋪租售價格多為一鋪一價,同一項目內位置和樓層的不同價格差異較大,商鋪報價的上升和下降會受較多因素影響。盡管業內專家基本一致看好新政后商業地產的發展,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不太可能長期保持火熱。弘基集團副總裁高棟表示,盡管表面上看,住宅限購有利于資金流入商業地產,但是商業地產大熱在短期內有可能,長期卻未必。因為純商業地產資金投入巨大,短期盈利困難,回報率低,國內商業地產主流開發模式,是借助城市綜合體用快速銷售的住宅及類住宅產品保持現金流,來平抑商業地產開發成本,現在住宅回籠資金管道被掐斷,讓商業大熱的持續資金從何而來?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