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市政府批準松江新城總體規劃,確定了松江新城的總規劃面積為60.8平方公里,規劃人口規模60萬。經過多年建設,松江新城建設基本達到了預期的規劃目標,形成了城市風格鮮明、生態環境優美、居住質量品質較高、城市功能比較完善、生活服務配套比較全面、“一城兩貌”特色形態初顯的現代化城市格局。
松江新城擁有7所大學入駐的大學城,建成了40多個質量較高的住宅小區,市郊第一家三級甲等醫院落成,各類超市、商業中心、酒店以及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和一批設施優良的中小學、幼兒園已相繼投入使用,軌道交通九號線建成通車。松江新城的綠化覆蓋率達45%,水面積超15%。
“十二五”期間,松江將加快推進南部區域的建設,形成核心示范區、老城、南部區域聯動發展的格局;加快推進產城融合,進一步完善新城功能,將松江新城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宜居宜業、和諧富庶的現代化城市。
加快松江新城南部區域建設。隨著滬杭甬高速鐵路的通車,松江新城南側約34平方公里范圍內,將聚集國家級的高速鐵路、一般鐵路、2條城市軌道交通線、3條高速公路、6條市級主要公路和水運的綜合交通體系,距離虹橋機場僅30分鐘、浦東機場僅50分鐘車程。立體化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和環境優勢使得這個區域成為上海西南區域發展的戰略高地和財富的積聚福地。經過規劃設計的兩次國際方案招標,邀請了多國著名設計公司參與方案競標和設計論證,該區域將建設上海西南區域的門戶樞紐,以高端商務、辦公、研發、酒店等綜合體為核心的規劃面積約150萬平方米的綜合商務區,以經市政府批準的大型居住社區為主要功能的生活區,可居住人口達到25萬人,以兩個影視基地為代表的文化產業和以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產業園區也規劃其中;沿黃浦江規劃了大型的郊野公園(浦江濕地)。為此,松江新城高鐵片區真正成為黃浦江上新的明珠、上海西南新的門戶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