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剛好有一個絕對值得參考的例子。兩個同班同學,家庭出身都差不多,工作也在同一個系統(tǒng),收入也基本一致。甲的LP叫A,是一家銀行的行政人員,乙的LP叫B,是某機關(guān)人員,A和B的年收入基本差不多。
甲2001年畢業(yè)第二年付了10萬(有一半錢是借的),按揭19萬,買了套120平方的房子。甲讓乙買同一個樓道同個套型的房子----乙有比甲好的地方,乙也有差不多5萬存款,但是他LP B有父母給的錢2萬,乙那時候有單位的房子住,不想花錢買有點偏僻的那個房子。
到了2010年的情況是,甲在2007年將那套29萬買的房子以107萬的價格售出。以107萬為資本,買賣房子5套,目前持有別墅一套--市價850萬左右,150高檔商品房一套---價值280萬,80平方普通商品房一套,價值150萬。購車一輛,價值50萬。這些錢全部是從房子中賺來的。總價大概在1300萬。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甲的同學乙。乙一直住在單位提供的宿舍里,到2005年買了一套房95平方左右,價格是70萬,首付25萬----全部積蓄,按揭45萬。一直到現(xiàn)在再沒有買房,因為乙和B認為房子太貴不值得買。 現(xiàn)在這套房市值為190萬左右。
1300萬-190= 1110萬 這就是同學甲和乙的身價差別,兩個人家庭和工作以及收入都基本一致,雙方夫妻雖然工作不同,但是收入也基本一致。 據(jù)說乙剛剛在今年上半年將按揭還清。 可見幾年下來所有存款基本用于還按揭和消費了,也沒有什么多余的錢留下來。
因為眼光不同,起步基本一致的兩個家庭在10年以后居然有那么大的差別,這說明了什么?難道思路僅僅是思路嗎
查看更多相關(guān)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wǎng)>>甲2001年畢業(yè)第二年付了10萬(有一半錢是借的),按揭19萬,買了套120平方的房子。甲讓乙買同一個樓道同個套型的房子----乙有比甲好的地方,乙也有差不多5萬存款,但是他LP B有父母給的錢2萬,乙那時候有單位的房子住,不想花錢買有點偏僻的那個房子。
到了2010年的情況是,甲在2007年將那套29萬買的房子以107萬的價格售出。以107萬為資本,買賣房子5套,目前持有別墅一套--市價850萬左右,150高檔商品房一套---價值280萬,80平方普通商品房一套,價值150萬。購車一輛,價值50萬。這些錢全部是從房子中賺來的。總價大概在1300萬。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甲的同學乙。乙一直住在單位提供的宿舍里,到2005年買了一套房95平方左右,價格是70萬,首付25萬----全部積蓄,按揭45萬。一直到現(xiàn)在再沒有買房,因為乙和B認為房子太貴不值得買。 現(xiàn)在這套房市值為190萬左右。
1300萬-190= 1110萬 這就是同學甲和乙的身價差別,兩個人家庭和工作以及收入都基本一致,雙方夫妻雖然工作不同,但是收入也基本一致。 據(jù)說乙剛剛在今年上半年將按揭還清。 可見幾年下來所有存款基本用于還按揭和消費了,也沒有什么多余的錢留下來。
因為眼光不同,起步基本一致的兩個家庭在10年以后居然有那么大的差別,這說明了什么?難道思路僅僅是思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