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市政協召開的座談會上,政協委員紛紛對十二五期間的新城鎮、新農村建設展開大討論。
“城鄉一體化是否等于城鄉一樣化?”市政協委員胡衛認為,本市在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同質化現象嚴重,“郊區等于城市,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本土文化也幾乎不見痕跡。”他同時指出,城市剝奪農村的情況異常嚴重,“農民表面上看起來‘被市民’了,但他們的待遇和城鎮市民還是存在很大差異,尤其在社保和教育方面”。
市政協委員王振富指出,要注意新城鎮的產業開發和布局,同時更要注意保護農民的利益,“不是給農民造好了房子就好”。
越來越多的市民不堪市中心房價之高,選擇將新家安在外環以外,一個讓他們欣慰的消息昨天傳來——“十二五”期間,上海新一輪發展中心將轉向郊區, 即將到來的2011年即“十二五”開局之年。
市發改委是在昨天市政協視察奉賢南橋新城、青浦新城并舉辦以“加快本市城鄉一體化發展,推進郊區新城鎮建設”的座談會上透露上述消息的,市發改委強調指出,推進郊區新城鎮建設是加快本市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城市發展轉型:
以土地改革為突破口
上海市政協此前發布的一項專題調研報告顯示,多年以來,上海一直沿著“單核中心”城市的發展模式,常住人口分布向城市中心區域集中的現象非常突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市內環以內區域的常住人口密度高達3萬人/平方公里,而外環以外區域為1868人/平方公里。
進入21世紀以來,上海先后推進了“一城九鎮”(即松江新城,以及朱家角、安亭、高橋、浦江等9個中心鎮)以及松江、臨港、嘉定等重點新城建設,極大地促進了郊區的發展,目前總體上看,臨港、松江、嘉定三大重點新城的基本形態已初具規模,其他新城正在分步實施開發。
今年2月,市人大十三屆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南橋新城與嘉定新城、青浦新城列為今年以及“十二五”重點推進建設的三個新城。
昨天,市發改委透露了“十二五”期間上海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總體取向:以推進新型城市化戰略為主攻方向,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著力點,以土地、保障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加快推進郊區新城和重點城鎮規劃建設,率先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一體、互動發展的新格局。
重點新城目標:
將建區域性中心城市
市發改委在會議上透露,“十二五”期間,我市將依托現有基礎和區位條件,以長三角地區綜合性節點城市為目標,有重點、有步驟、有層次地將重點新城建成生態宜居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在建設重點方面,集中資源,推進松江、嘉定、青浦、南橋及臨港等基礎好的重點新城的功能建設和能級提升。在布局配置方面,促進我市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優質社會事業資源向重點新城傾斜,重點新城與中心城、重點新城之間,也將盡快實現軌道交通連接,推進“5+3”三級醫院建設和一批優勢學校建設。
同時,將完善新城開發建設機制,積極推動規劃、土地、項目建設、交通管理、市容綠化等審批權限向重點新城所在區縣下放,創新融資模式,探索成立新城一級行政管理架構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