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0月20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道,8、9兩月,全國樓市成交量出現快速回暖勢頭,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新一輪調控的中央“國五條”和“滬12條”在9月末和10月初相繼出臺。從市場初步反饋數據來看,10月樓市回暖勢頭已戛然而止。上海樓市的調控與房價之間的“拉鋸戰”將再度打響。
一手房成交量下滑開發商少量多推
漢宇地產市場研究部最新一手房數據顯示,10月上半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量為69.80萬平方米,環比增幅為27%。從宏觀數據來看,交易速度似乎并未受到政策阻礙,但真實情況并非如此。
漢宇地產分析師表示,一般來說,新房從認購到簽約有一定的時間跨度,所以即時反饋的交易數據與實際銷售情況相比存在延時性,通常為7-10天,所以在“滬12條”剛開始實施的近10天內,成交量環比依然上升,十一假期的成交轉化為了節后的簽約交易。
即使是這樣,從住宅日成交數據中依然能看到,整體成交量已開始出現環比下降趨勢。漢宇地產市場研究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10日-15日里,全市商品日均成交量為5萬平方米,與10月5日-10日的7.1萬平方米相比,環比下降了31.5%。這說明樓市交易量已開始受到“限購令”影響,預計從10月下旬開始這種影響會顯現得更加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從10月上半月商品住宅銷售套數榜單中反映,十大成交熱點樓盤的成交均價處在10000-20000元/平方米區間內,可見目前購房者對于該價格區間認可度較高。上述熱點樓盤全部集中在外郊環區域。
隨著成交量的下滑,開發商對后市存有較大擔心,紛紛推出打折、送面積等方式優惠推盤,此外,由于新政影響客源大幅減少,不少開發商還采用了少量分批的推盤方式,一方面把先期積累的客源轉化成銷售成果,一方面通過少推房源避免滯銷。
根據4月份調控政策出臺后市場變化來看,“銀十”要延續“金九”的回暖勢頭幾無可能。不過市場的急速變化,在本月底成交數據上可能還不會清晰顯現。但政策對于購房者的心理預期已產生較大影響,買賣雙方勢必又將進入觀望狀態。
觀望情緒彌漫房東轉售為租
來自上海中原地產的數據,“滬12條”出臺后的一周,標志著二手房市場交易活躍度的“帶看量”這一指標直線下滑。上海中原在對其240余家分行的抽樣訪問中發現,受剛需集中關注的區域板塊受新政影響較少,置換型需求購房者關注的板塊則普遍出現看房量下滑、撤盤率上升的情況。與10月第一周相比,各個區域二手房帶看量都有所下滑,最高達到四成左右,比較普遍的情況是下降了兩三成。
郊環外的七寶板塊一直是首次置業和新上海人置業的熱門板塊,板塊內首次置業客戶占比在50%以上。據上海中原七寶分行經理徐桑介紹,政策出臺后,該板塊10月上半月二手成交量比9月同期下降了約20%左右,帶看量比政策之前少了約20%到30%。值得一提的是,板塊內的掛牌量比9月有所上升,幅度在10%左右。尤其是投資型房東,一般都持有幾套物業,由于擔心后期市場走勢,部分房東選擇低價出售。近期,該分行就有一套低于市場行情近10%的新增掛牌房源,該套位于東方花園二期207平方米的三房,市場行情價在480萬元左右,房東報價約440萬元。
位于中內環的曹楊板塊則添了一分“買方市場”的色彩,雖然“滬12條”出臺后,并未對當地中原分行的帶看量造成影響,但是客戶看多買少,對后期市場下行充滿信心,看中房源后的“殺價”幅度在5%左右,即使房東愿意讓步,客戶依然猶豫不決。這也直接造成了該板塊近期二手房成交量相比9月同期下滑約20%到30%。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