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報記者 王翔 報道
“最后一周,只要努力一下,至少進賬‘一粒米’。 ”距離中秋節還有一周,月餅銷售進入小高峰,在一些提貨點或食品店門前,炒賣月餅票的“黃牛”也開始最后沖刺,“貼身肉搏”賺最后一筆。
[記者調查]
黃牛黨占據超市出入口
昨天下午1時許,記者來到黃興路大潤發超市,此地集結了許多收購月餅票的“黃牛”,進出超市的通道口原本可以并排通行兩輛機動車,如今已被大小不一的“收票”木牌占據。
“黃牛逢人便問,不厭其煩。 ”在采訪中,前往超市購物的一位市民孫先生說,可能這家大型超市人流量大,附近居民都會來購物,所以在超市大門口蹲了二三十個收購月餅票的“黃牛”。自兩個月前“黃牛黨”聚集以來,居民只要前往超市,就要經歷一次“問答游戲”。
記者剛走進通道大門,兩名手拿黑色小包的男子就迎了上來。攀談中,一名“黃牛”說,距離中秋越近,月餅銷售也越旺,眼見一盒盒月餅被市民領回家,他看著“十分心疼”。在這名“黃牛”身后,擺著密密麻麻的廣告木牌,盡管外形、大小各異,但這些廣告木牌上都是寫著“收票”字樣,粗略一數,“收票”廣告木牌約有20個。
【黃牛透露】
一周賺一萬只是平均水平
在一家老字號餅店門前,記者找到一名資深“黃牛”,正當記者準備采訪時,資深“黃牛”卻主動開了口,“有月餅票嗎?票越多收購價越高,抓緊賣,過幾天就不值錢了。 ”
攀談中,這名資深“黃牛”說,大多數月餅票的領取截止日期就這幾天,各個月餅領取點的人也是這時最多,這樣一來,收票、販票就特別容易,平時守候不如最后一周,行內許多“黃牛”都知道這個道理。記者隨后又走訪了多家餅店,發現各家餅店門前的“黃牛”數量明顯增加,見到顧客就上前搭訕,“黃牛”開出的折扣幾乎都在4折以下。
“杏花樓、各種冰激凌月餅,類似這種月餅票,有多少要多少。 ”一名在靜安寺蹲守的“黃牛”老周說,月餅票也有“硬通貨”,這類月餅票一般按原價的4至5折收進,一轉手就能按7至8折出售。在中秋節前最后一周,自己一天至少能收、賣150張月餅票。
“就算競爭對手多,進賬‘一粒米’也不是問題。 ”“黃牛”老周表示,“黃金周”雖然生意好做,但眼見收購月餅票賺頭大,不少“游擊隊”也加入到收購月餅票的行列,給他們收入帶來一定影響。說起自己的收入,這名“黃牛”信誓旦旦說,只要保持不“曠工”,每天賺1000元沒任何困難,一周下來,賺1萬只是行內平均水準。不過“黃牛”老周也承認,隨著收購月餅票的“黃牛”越來越多,原本的利益空間也在壓縮。
【市民感嘆】
買黃牛票實屬無奈
記者看到,情況果然如“黃牛”老周所言,他手中的月餅票數量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一個轉身,剛剛以低價收來的月餅票,就以接近原價的折扣價賣出。
昨天下午2點左右,市民張小姐一口氣買下“黃牛”老周手中的4張月餅票,由于購買數量大,老周給他打了折扣,268元一盒的冰激凌月餅,張小姐以150元買到。 “沒辦法,親戚、朋友都要送,單位發的根本不夠。反正都是一樣,在黃牛手上買,也可以省一點。 ”
據記者現場觀察,僅一個小時,“黃牛”老周手中的月餅票就賣出20多張。“剩下的月餅票怎么處理?”記者有些疑惑。“等會兒就會有人來回收。”老周說。據介紹,今年的月餅票行情普遍高開低走,一些名牌月餅收購價也下降不少,收來的月餅票也很難賣出。
【幕后揭秘】
“大老板”回購餅票流回餅店
多余的月餅票流向哪里?在記者追尾下,“黃牛”老周說,現在市面上收購月餅票的“黃牛”基本都是集團化操作,他只負責外圍打零工,利用收賣差價賺點小錢,大部分“黃牛”則受雇于人,如果收購的月餅票賣不出去,會有“幕后老板”回購這些月餅票。
據老周介紹,如果自己操作,一張價值100元的月餅票,收購價最多40元左右,賣價則按照月餅票原價值的7折左右,一來一去,可以賺上30元左右。而那些賣不掉的月餅票,則會以統一4折的價錢被“幕后老板”收購。據老周所知,這些“幕后老板”有月餅票回購渠道,一大批月餅票最終會流回餅店,由于數量很大,利潤也很驚人。
據介紹,不少餅店在每年中秋發售月餅票時,已經預留了空間,實際加工月餅數量,肯定比賣出的月餅票少。一位業內人士稱,這也是月餅生產企業的一種自我保護。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