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多艱苦的科技攻關,日前,上海茂新水產專業合作社養殖的白玉蝸牛終于“出閣”,并將“爬”上國際航班,成為中外游客的盤中美餐。
在養殖基地,記者看到一只只初長成的白玉蝸牛正在悠閑地蠕動,它們全身雪白如玉,就連背上的外殼顏色也很漂亮(見上圖)。合作社負責人于國權告訴記者,白玉蝸牛因肉質雪白如玉而得名,它肉質肥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膽固醇趨于零等特點,同時富含20多種氨基酸,在食用蝸牛系列產品中,因其肉質上乘而深受消費者歡迎。
據了解,去年初,該合作社在鎮農投公司的支持下,成立了“白玉蝸牛室內立體養殖試驗”科學技術攻關項目聯合課題組,陸續引進白玉蝸牛幼螺50萬只。經過一年多努力,合作社養殖的白玉蝸牛成活率達到82%。“養殖時,溫度保持在30攝氏度,濕度60%至80%。”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白玉蝸牛吃的是苦荬菜、艾綠葉菜和精飼料,營養價值很高。目前,合作社已擁有8000只種蝸牛,成品已有1萬多公斤,平均規格達到38克/只。
不過,白玉蝸牛味美價不廉,每公斤批發價約30元,加上蝸牛多用于西餐中,本地市場的需求量不大,如何打開銷路保證農民收益,是白玉蝸牛養殖成功與否的關鍵。于國權介紹說:“合作社已與東方航空公司以及一些賓館、飯店等達成了購銷協議,我們按需養殖,手中有訂單,蝸牛不愁銷。”
為帶動當地水產養殖戶增收,前不久,專門養殖白玉蝸牛的“上海茂盛蝸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已經掛牌成立。目前,合作社已根據農戶意向,準備在引苗的基礎上,逐步引進親本開展自繁,培育出優質白玉蝸牛幼螺供應給養殖戶,逐步形成蝸牛規模養殖,開辟水產養殖領域增收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