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畢業生求職高峰,為給用人雙方合理確定工資水平提供參考,促進畢業生就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于近期組織開展了畢業生工資價位調查。
本次調查涵蓋本市1465戶各種經濟類型企業,調查對象為2009年畢業、工作半年以內的畢業生(包括研究生、本科、大專、中職等各學歷層次),有效樣本為9051名畢業生,發布的職位數為230個,各職位的具體價位通過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www.12333sh.gov.cn)公布,總體情況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進畢業生就業。2009年,面對較嚴峻的就業形勢,本市大力推進大學生職業見習和就業援助兩個專項計劃,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工作,完善畢業生就業公共服務平臺,引導鼓勵企業加強人才儲備、做好畢業生招錄用工作;通過各方努力,有效拓寬了畢業生就業渠道,本市畢業生就業工作總體進展順利,起薪水平總體平穩。
月工資在1501—3500元的畢業生比重有所上升
從畢業生月工資水平分布情況看,2009年畢業生最集中的三個工資段分別為2001—2500元(占23.3%)、1501—2000元(占17.5%)和2501—3000元(占14.8%),三者合計占55.6%。
與上年比較,月工資在1501—3500元的各工資段比重均有所上升,其中上升幅度較大的為2001—2500元和1501—2000元,分別增加了3個和1.9個百分點。而月工資在3501元及以上的高工資段人數比重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其中3501—4000元和4501元及以上均減少了1.1個百分點,在4001—4500元的比重減少了3.2個百分點。
大部分生產技能崗位的工資水平穩步增長
受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發展走勢、就業態勢和勞動力市場供需,以及企業薪酬管理策略、崗位要求等因素變動的影響,2009年畢業生在各類崗位的工資水平及變動情況各異。
調查顯示,生產技能崗位雖然是企業生產服務的一線崗位,但由于其直接承擔了生產、制造、加工、服務等關鍵工作環節,往往是企業內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性崗位。因此,具備一定理論知識且有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畢業生繼續受到企業青睞,工資水平穩步增長。
反映在具體崗位上,2009年大部分生產技能崗位的工資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如,車工的月工資中位數為1842元,比上年增長10.1%;電焊工為2045元,增長14.6%;鉗工為2617元,增長13.8%;藥物分析工為2182元,增長14.7%;模具制造工為2460元,增長20.6%。
財會、人事、翻譯類崗位工資上升,銷售、市場類崗位工資有所下降
相對于其他一般管理崗位,財會、人事、翻譯類崗位的專業性較強,部分企業還需要有從業資格,就業“門檻”相對較高。調查顯示,2009年財會、人事、翻譯類的大部分崗位工資水平有所上漲。如,會計的月工資中位數為2619元,比上年增長4.8%;預算分析人員為2565元,增長9.9%;人事專員為2904元,增長12.6%;培訓專員為3093元,增長14.2%;英語翻譯為2302元,增長4.6%。
銷售、市場類崗位的特點是薪酬與業績直接掛鉤,薪酬中的固定部分比重較低。因此,2009年的經濟形勢直接影響了這部分崗位的工資水平。如,銷售員的月工資中位數為2367元,比上年下降9.6%;外銷員為2473元,下降6.1%;客戶服務人員為2337元,下降8.7%;市場策劃人員為2736元,下降2.4%;市場分析人員為2254元,下降22.8%。
汽車、建筑類崗位工資增長較快,證券保險、計算機類崗位工資有所下滑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國家和本市出臺了包括刺激“車市”在內的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同時世博會的籌辦也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調查顯示,汽車制造、建筑類崗位的工資水平增長較快。如,車輛零部件設計人員的月工資中位數為3863元,比上年增長11.5%;汽車工程分析技術人員為6017元,增長17.5%;土木建筑工程技術人員為2606元,比上年增長17.4%;給排水工程技術人員為2284元,增長8.8%;風景園林工程技術人員為3484元,增長16.1%。
調查顯示,因不同行業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不同,其專業技術崗位的工資變化也不同。證券保險、計算機類的崗位薪資部分崗位的工資水平出現了下滑。如,證券業務員的月工資中位數為5243元,比上年下降3.9%;保險核保人員為2839元,下降8.3%;計算機系統管理員為2698元,下降8.5%;數據庫應用人員為2997元,下降20.2%;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為2564元,下降25.8%。
半數畢業生通過招聘會找到工作
2009年本市進一步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在堅持市場化就業的前提下,積極為畢業生求職搭建平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與市教委、各高校開展合作,通過協調指導市、區縣、行業人才服務中心、職業介紹中心,舉辦了多場畢業生專場就業招聘會,有效地促進了畢業生就業。
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畢業生通過“參加市場招聘會”找到了工作,比例為51%;通過“學校推薦”找到工作的占20.3%,通過“上網查找招聘信息”找到工作的占13.8%,通過“熟人介紹、親朋好友推薦”找到工作的占4.9%,通過“中介機構”找到工作的占1.7%,通過其他途徑找到工作的占8.3%。
選擇合適的崗位,確定合理的工資水平,是畢業生就業、踏入社會的重要一步。通過此次畢業生工資價位調查反映的情況,有幾方面問題值得畢業生關注。
一是關于專業和崗位。升學、高考選擇學習專業時,建議更多考慮自身特點和個人興趣,任何專業都不是人力資源市場上的絕對熱門;在就業選擇崗位時,建議放開視野,不必一味追求坐辦公室、當“白領”,企業內的生產技能崗位等基層崗位更需要畢業生們去施展才華。二是關于實習實踐。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同時,應積極參加職業見習,努力提高動手、動腦以及協調管理等綜合能力,企業在招聘畢業生時,除看重專業知識外,更需要實際操作能力強,能為企業帶來直接效益的畢業生。三是關于起薪。畢業生的“起薪”重在“起”字,是踏入社會、開始工作的起點,隨著實際工作經驗的豐富以及職業競爭力的提高,工資水平必然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需要說明的是,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工資指導價位是一個參考,對個人的期望工資,還要結合本人的實際情況,在了解企業生產經營、行業發展狀況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定位。同時也建議用人單位根據指導價位,在綜合考慮企業經濟效益、職工工資水平等因素的基礎上,合理確定畢業生的工資水平。
查看更多相關信息,可登陸松江第一招聘網>>